漳州康桥学校白继贞:以“真教育”破局内卷

慧聪酒店网 2025-07-23 22:00 来源:网络

背靠朱熹讲学圣地文圃山的漳州康桥学校,正以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回应时代之问。这所由厦门康睿教育集团投资5亿元创办的K15全寄宿制民办学校,自2010年建校以来,秉持“成人与成才并重”的办学理念,构建起融合AI智慧课堂与国学经典的独特教育生态。在白继贞校长的带领下,教师团队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打破师生壁垒(如“校长跳舞”事件的展现),并依托“三阶梯教育”模式重塑学生人格成长路径,使占地200亩的校园成为4700余名学子“脚下有路、心里有梦”的成长沃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文圃山麓,康桥校园内琅琅书声与智能平板的触屏声交织成独特的晨曲。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养正、养志、养德智”三阶梯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精心构建的六大课程育人体系,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家校协同育人,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巧妙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当小学生们清晨诵读《弟子规》时,这种古今交融的教育实践,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也为现代科技增添了人文温度。

2025年风靡网络的“校长跳舞”事件,堪称康桥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当学生用AI技术将校领导形象植入魔性舞蹈视频,白继贞校长以“创造力的翅膀不应被剪断”的胸襟予以回应。这一事件单条播放量超2.4亿次,不仅彰显了学校包容创新的精神,更体现了其倡导的“开放共情”师生关系。在康桥,类似的教育场景随处可见:食堂设立的“我想和校长一起就餐”,让学生能轻松与校长共餐并畅谈学校发展;语文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用AI续写《红楼梦》结局,又在辩论赛中犀利追问“算法能否参透曹雪芹的慈悲”;科技节上,初中生用算法复原闽南古建筑榫卯结构,幼儿园孩童则在节气农事课里播下文圃山的第一粒稻种。

科技赋能教育在康桥绝非空谈。学校配备的“康桥书童”AI学习系统,不仅记录学习数据,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曲线;推送文言文解析时,会同步关联朱熹在文圃山的讲学典故。这种人工智能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成效显著:办学十五载,学校已培养数百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院、空军航空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重点院校。但白继贞校长更看重成绩背后的教育本质:“我们不要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培养‘脚下有路、心里有梦’的探路人。”

面向未来,白继贞校长擘画了康桥的发展蓝图:AI智慧课堂将升级为“教育脑库”,为每位学生定制专属成长路径图;文圃山非遗研学基地将与科技创新实验室形成双翼驱动格局;课程将走出教室,让学习成为“与真实世界的对话”。在近期落成的“千人数字大礼堂”,这些构想已初具雏形:初中生正与台商投资区企业合作设计低碳校园方案,幼儿园孩子的涂鸦通过AI生成动画,登上家校共育云平台。白继贞校长展望道:“五年后,康桥将成为国内教育改革的典范,实现‘老师心里有爱,学生眼里有光;老师眼里有人,学生心里有梦’的教育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追梦人,白继贞校长的愿景是培养一代兼具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他期待通过康桥的实践,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不是分数的竞赛,而是人格的塑造、心灵的滋养和潜能的激发。”站在文圃山上远眺,白继贞校长坚信,当4700余名康桥学子心中的火焰被点燃,中国教育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正如校训“自强厚德,承前启后”所昭示,这所民办学校正以创新的笔触书写时代答卷,为破解教育内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着宝贵的“康桥方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