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易伦岁丰赵强强:科技灌溉,让农田“智慧”饮水

慧聪酒店网 2025-05-14 20:59 来源:网络

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科学的灌溉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灌溉管理已经成为提高粮食产量、节约水资源和提升作物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期节目的嘉宾就在这个领域有着自己的研究和突破。

本期做客嘉宾:赵强强,陕西易伦岁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5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2008年开始正式进入通信行业,2012年开始进行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及施工,2016年主导完成“广东潭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造价及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从此留在广东开始发展,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配合佛山当地公安配合一线工作者进行疫情防控,2021年积极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政策,积极投身农业领域,进入该行业后,发现我国农业行业存在很多短板,于是将多年智能化信息化行业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独立自主研发智慧灌溉系统。目前已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据了解,陕西易伦岁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成立于2023年的综合性农业企业,总部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大营村,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构建了覆盖农作物种植、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技术研发的完整产业链,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自主研发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的分层架构设计整合高精度土壤传感器、AI灌溉决策算法和水肥一体精准控制技术,形成“感知-传输-决策-执行”闭环,在2025年4月的智慧农业大会上获得专家高度评价,被誉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实践。

公司以“耕天地之常理,守岁月之丰饶”为理念,正推进三大战略规划:一是打造“易伦岁丰”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涵盖黑小麦面粉、纯天然食用油等特色产品;二是加速研发农田智慧灌溉系统,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种植和智能灌溉技术,实现节水70%以上、增产10%的生产目标。目前已在岐山县大营村实施智慧农场实验项目,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提升田间管理效率。

在节目中赵强强分享到:“在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大水漫灌模式存在显著资源浪费:每亩单次灌溉需水量高达90-150立方米,成本约80-100元/亩次,且受制于劳动力短缺(农村空心化导致用工成本攀升至150-300元/亩年)。易伦岁丰自主研发的智能喷灌系统通过三大技术革新实现颠覆性突破:1、节水增效:基于15mm等效降雨量标准,将亩均用水量压缩至10立方米,较传统模式节水率达95%,直接使单次灌溉成本降至5元以下。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步提升肥料利用率30%-50%。2、智能化决策:系统整合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站及作物生长模型,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灌溉策略,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在2025年智慧农业大会上被认证为“亩均节水95%、单产提升15%”的标杆方案。3、规模化经济性:以300亩示范基地为例,系统建设成本摊薄至1500元/亩(设计寿命30年,年化成本50元/亩),仅需3-5年即可回收增量投资。对比传统模式,规模化农场年灌溉成本可从300元/亩锐减至30元以下。这套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破解农村劳动力断层难题。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单人在控制中心即可管理数百亩灌溉作业,助推土地集约化经营。精准灌溉减少化肥农药径流污染,降低土壤盐碱化风险。”

谈及创业背景和对未来的期许,赵强强说到:“我靠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我希望大家也能永远自信,永远充满希望,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成就自己儿时那个已经被遗忘的梦想。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那个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的农业,更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回到农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