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双创国赛优胜奖 身处偏乡的汉创新材料是如何做到的?
最近,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网信办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业比赛,历年来培育了不少优质企业。那么,此次大赛究竟是谁突出重围呢?
出乎大家所料,今年勇夺得国赛优胜奖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安乡汉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这也让这家低调的公司站在了聚光灯下,身处偏僻小县城新创一年的企业是如何拿下双创大赛国赛优胜奖的?
汉创新材料拿下双创大赛国赛优胜奖有什么优胜之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圆梦的平台,在这里,企业能够获得媒体与业界的关注,还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荣誉。如果能在比赛中摘得名次,企业或许就能获得一次腾飞的机会。但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可小觑,往年榜上有名的企业都不是泛泛之辈。
自2012年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就秉承着“政府主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模式,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促进科技创新,积极服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化聚合激发市场活力,迄今为止培育了多个优质企业。
今年,第九届湖南创新创业大赛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工商联和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联合举办,大赛有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两个类别,又分为市州赛、半决赛、总决赛和国赛推荐等环节。
项目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含生物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多个领域。各行各业踊跃报名,力夺桂冠。在大赛中,他们首先要分别从项目、产品、团队、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展示,然后再接受来自技术、金融、创投等领域的专家提问。
经过激烈角逐,20家企业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共同分享66万元奖金。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公司之外,今年的双创大赛却意外的跑出了一匹黑马。
安乡汉创新材料公司从常德市赛区一路脱颖而出,拿到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常德赛区二等奖、湖南半决赛节能环保行业第一名、总决赛优胜奖、国赛优胜奖。可以说,安乡汉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跑出的一匹黑马,那么,汉创新材料凭什么能够一马当先呢?
以“环保”为核 汉创新材料首创秸秆无醛无苯结构板前景广阔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而汉创新材料就地取材,扛起了新材料行业大旗。
公司毗邻洞庭湖,充分利用了洞庭湖周围的农林固废。洞庭湖作为长江之肾,总容积可达220亿立方米,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可达42亿立方米,曾号称“八百里洞庭”。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蓄湖泊,洞庭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曾经洞庭湖遍布造纸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洞庭湖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所以在综合考量下,湖南政府出台了《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引导退出方案》,下定决心整顿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关停了洞庭湖区所有依托芦苇为主的纸浆企业,但是133万亩、101万吨芦苇在湖水中腐烂,腐坏及退化成为新的生态灾难。
为了盘活闲置纸厂资源,安置失业人员,解决洞庭湖芦苇污染问题,汉创新材料公司担起了使命,在“变废为宝”的大势所趋下,汉创新材料想方设法赋予原料更多的附加值,在长时间的技术投入下,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用废弃的芦苇秸秆生产人造板的好路子。
在房地产的大趋势下,人造板产业也迅速发展,但是随着消费升级,传统人造板耐水性差、强度低、易变形,不可拆装的劣势也渐渐凸显了出来。而且市面上大多数人造板产品使用的工业粘合剂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都含有甲醛或苯等高毒物质,这也是人造板一直被市场诟病的一点。
为了使家具更加环保,汉创新材料的定向刨花板产品中使用的粘合剂用的是其自研淀粉基生物树脂胶。采用首创的秸秆刨片工艺,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淀粉胶吸水问题,强度优、耐候性好、耐水性强且抗菌防霉。
而且其原料大多都是洞庭湖边周边以秸秆、芦苇芦竹等为原材料,粘合剂采用淀粉基生物树脂胶低价环保,从源头消除甲醛和苯的存在,这也是其环保的秘诀。
在人造板行业淘汰赛加速的同时,安乡汉创新材料另辟蹊径,深耕生态板材行业。目前汉创新材料公司在制板工艺、秸秆处理及黏合剂等方面都建立了技术优势,公司储备了连续辊轧-冷轧新工艺,颠覆传统人造板工艺技术,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生产效率还提高10倍。
在环保等级上,汉创新材料生态板材能做到日本F★★★★标准(世界最高标准),在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方面都优于同类型产品,高于同类产品30%以上。在价格上,汉创新材料生态板成本低于市场同类板材产品30%以上,产品毛利率高达50%。
最重要的是,安乡汉创新材料秸秆定向刨花板是全球首创秸秆无醛无苯结构板,配套汉创新材料自研淀粉基生物树脂胶和首创的秸秆刨片工艺,已经形成了技术优势,在尺寸制定上也具备灵活性,能更大程度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目前,安乡汉创新材料公司正在建设全球唯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秸秆定向刨花板(OSB)生产线。据调查,人造板民用市场容量约10000亿,工业市场容量约为1140亿。定向刨花板作为技术含量较高、性能优的前沿产品,越来越收到市场认可,目前已占到66%以上。
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具有绿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的生态板的市场越发广阔,正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产业。
扛起新材料大旗 汉创新材料已形成自给自足循环经济体
中国新材料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到2025年其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而具有技术优势和独特商业模式的汉创新材料很有可能在新材料行业中突起。而且,汉创新材料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打通全生态链的公司,上游汉创新材料通过自主或合作方式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保障供应链;下游汉创与箱厂合资合作抢占人造板市场,想象力十分丰富。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初创企业,汉创新材料在研发阶段已经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体,目前与汉创新材料达成合作的有CIMC中集集团、晟通SNTO、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准时达、富士康等,这也极大的加强了汉创新材料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靠着“芦苇”带来的灵感,汉创新材料已经割出了一个千亿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此次大赛后,汉创新材料将走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有望获得合作银行的授信、创投基金的投资、股改和上市方面培训、创业导师的辅导以及大赛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支持。
随着汉创新材料不断发展,也有许多高端技术人员慕名加入,不仅有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法国鲁昂大学博士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博士后,化学与材料工程方向研究员高宏军;还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鲍建国担任汉创新材料的首席专家顾问。汉创新材料已经有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军团。
秸秆作为普遍存在的农林固废,让政府“头疼”了好久,而现有的各种资源化方案附加值非常低。有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秸秆资源的45%以上被浪费或焚烧。因而通过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生产淀粉基生物树脂和定向刨花板之外,汉创新材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农林固废100%利用率,根枝被用来做生物燃料,叶子被用来制成复合肥料,从而达到洞庭湖周边农林固废的资源化、能源化、材料化。
目前,安乡汉创新材料秸秆综合化利用方案,已经成为农林固废资源化新模板。汉创新材料的五个业务—生态板材、生物能源、生物树脂、复合肥料,配套原料基地也已经形成联动,并延伸至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循环体系,保证长期输出板材和能源产品的同时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汉创新材料虽然只是一家初创企业,但是勇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从农林固废入手,秉持着“环保”的初心,踏实前进。既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承担了社会责任,在新材料的大趋势下,为国为民的汉创新材料将会踏上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