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山河 对话古今: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滇游记楚雄卷摄影展开展

慧聪酒店网 2025-05-19 21:17 来源:网络

春夏之交、草木葱茏之际,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弘扬徐霞客科学考察与文化传承精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于2025年5月19日隆重举办循迹山河.对话古今——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滇游记.楚雄卷”摄影展。本次展览以徐霞客《滇游日记》中关于楚雄的记载为脉络,通过当代摄影对经典游记的视觉转译,突出楚雄州多元的文化旅游元素,展现楚雄州山水人文的独特魅力。


近四百年前,徐霞客以“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求索精神,在《滇游日记》中为楚雄镌刻下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沿滇川古道“灵光道”入楚雄境,经武定狮子山、元谋雷应山、大姚妙峰山等胜迹,以地理学家的缜密与文学家的笔触,将楚雄的山川形胜、人文风物凝铸为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其行迹所至,既是地理考察的实证典范,更成为后世解码滇中文化基因的精神路标。

今日楚雄,承历史之脉,启时代新章。州委、州政府以“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为引领,构建起“四大走廊”文旅体系,串联5大类13条旅游精品线路、111个文旅节点。从恐龙谷的远古回响到哀牢山的绿羽翩跹,从彝绣纹样的千年叙事到野生菌香的全球飘散,这片土地正以系统性活化策略,让徐霞客笔下的山水人文焕发当代生命力。

本次展览立足学术考据与影像叙事双重维度,历时三载、十度踏勘,构建起三个时空对话维度:在“山河之变”中,镜头沿金沙江溯源而上,以地质变迁印证生态治理的世纪答卷;于“人文之续”间,聚焦非遗传承人的指尖技艺与古寺禅院的香火赓续,再现“僧亦敬客”的文化温度;观“城乡之兴”处,从三姚古城的砖瓦肌理到滇中城市群的现代天际,诠释“登山必至绝顶”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影像既是对《滇游日记》地理坐标的视觉重勘,更是对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深度观照。

本次展览由楚雄州文联、楚雄州文旅局、楚雄州民宗委主办,楚雄州文化馆、楚雄州摄影家协会承办,楚雄州新联会、云南罗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展览以光为墨、以影为鉴,邀人们共赴一场跨越四个世纪的对话,让楚雄生活的美好瞬间触手可及。在武定狮山的松涛声里,听见生态保护的当代回响;于姚安光禄的斗拱飞檐下,触摸传统建筑的营造智慧;循灵光古道的石板肌理,见证西南走廊的文旅新生。当彝绣经纬邂逅数字技术,当恐龙化石对话虚拟现实,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已升华为楚雄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云南省首次以徐霞客游记为主题的摄影展,同时,也是楚雄州首次以专题形式举行的个人摄影作品展。此次摄影展共展出富民至武定道中,武定、元谋、大姚、姚安、回程、致敬侠客7个板块165件摄影作品,150余人参加开展仪式。“徐霞客滇游记.楚雄卷”花云个人摄影展是纪念中国旅游日的重要文化活动,是对“万里遐征”的深情致敬,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楚雄实践,将为人们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让我们循着先贤的芒鞋印痕,深入探索楚雄的自然之美与彝族文化与多民族艺术融合之韵,在光与影的时空交错中,共同书写“中国火城.浪漫花都”的新时代传奇。

延伸阅读

展览信息

1.时空坐标--以《游记》记录为经,以当代影像为纬,搭建古今对话框架

2.三重维度

溯源:还原徐霞客楚雄行程的关键历史现场。

对话:凸显影像对经典游记的视觉转译价值。

共生: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3.在地特色:嵌入狮子山、德云寺、元谋猿人遗址等专属地理标签,突出楚雄“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彝族文化大观园”等地域IP。

4.情感引导:通过“霞客未至之境”板块增强代入感,呼应”旅游日”的公众参与属性、发现今天的文旅新篇章。

5.邀约.从文本到山水的邀访。值此中国旅游日之际,邀您共赴这场跨时空的对话展。

亮点

1. 《徐霞客楚雄足迹手绘地图》首展:结合文献考据与卫星地图,还原霞客滇中行迹;

2. 主题展区:通过霞客行迹和当下时代的记录让观者“身临其境”体验徐霞客游历场景;

3. “霞客精神”圆桌座谈:邀请历史学者、文旅专家共话“古籍活化与现代文旅创新”。

4. 展览结束后讲适时举行巡展。

特别活动

首日开幕式有众多活动并有摄影家现场导览;

5月20日起每周末开设“霞客文化课堂”,邀专家解读《滇游日记》; 展览期间开展“我眼中的霞客”楚雄全民手机摄影赛。

关于楚雄

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 ,隶属云南省,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地跨北纬24°13′~26°30′、东经100°43′~102°32′之间,区域面积28438.41平方千米,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截至2023年6月,楚雄彝族自治州辖2个市、8个县。 截至2023年末,楚雄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34.2万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