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乐育蕾 金蕾:我带琴童看世界
她带孩子们走出养尊处优的家庭核心,去他乡学会关怀;她带孩子们走出枯燥重复的训练空间,学会打开心扉、放眼世界;她带孩子们走向荣耀的金色大厅,唱响民族声音,呼唤和平与爱。本期节目嘉宾金蕾将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迪?
让我们一同见证《我带琴童看世界》。
本期嘉宾:金蕾,金乐育蕾文化艺术(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少儿音乐教育家,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潘淳副教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电影音乐创作硕士学位,人民音乐教育高级讲师、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员、澳大利亚国际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北京赛区特邀评委、肖邦青少年钢琴国际大赛北京赛区特邀评委、西藏偏远学校“金乐育蕾爱心钢琴教室”公益项目发起人。
提到学钢琴的小琴童,总有一些场景会映现在我们的脑海,但除了钢琴的乐曲,你或许还会想象到孤独的房间、冰冷的琴键、一些抱怨和责备的声音,又或是足够疲乏的手指……至少,你会想象到一张不那么开心的脸。
金蕾则对这些现象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她说:“我更希望音乐是每个孩子内心中那个美好的种子,接触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的老师的时候,她又专业,又非常懂得孩子,带着他去打开音乐的这扇大门,然后让他开始从中慢慢地去热爱音乐,最后变成一生的爱好,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主持人也表达了认同。为此,她为孩子的不同阶段设定了培养目标,带着琴童们感受音乐、看世界,并提前做好国际教育规划,为未来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做足准备。
近期,金蕾老师带孩子们和他们的妈妈们来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世界和平音乐节”,孩子们除了和全球的优秀学生一起演绎了《Coming Together》,还将一首独具浓郁东方文化诗想的歌曲送给了全世界的观众——《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尽管由于年幼,一些表现仍尚显稚拙,但孩子们这种天真烂漫、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状态却和乐曲的气质不谋而合,不仅是亲子组合的形式让人颇感新意,这首独具东方色彩的歌曲的演绎也征服了天南地北的耳朵和五湖四海的心,金色大厅内在这一抹素雅的青花色的映衬之下,变得更加融通、多元,或者在某一个乐段间,这座金色大厅属于东方。
关于为什么选取一首中国歌曲在世界最高舞台展示,金蕾老师有独特的考量:“在我反思国际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国际性语言,比如英语、音乐,却忽视了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培养。”金蕾说:“我觉得国际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站在世界的这些孩子们可以有自己的非常扎实的民族根基,这样在他们的小时候知道我的民族符号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内蒙古的一个小城市来到北京读书学习之后,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会觉得我是个蒙古族女孩,我好特别。如果站在世界的舞台,你可以唱着中国的歌曲,给他讲讲中国的茉莉花,弹奏中国的文化,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东方女孩的魅力。”因此,金蕾始终将这种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贯彻在培养计划中。
现如今,曾经作为小琴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他们开始自发组织“爱心音乐会”,自己动手绘制票面,一起思考编排节目,并且主动向其他人寻求支持……“孩子不断地告诉他身边的人,我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你愿意来帮助我吗?你愿意来加入我吗?你愿意来跟我一起吗?他愿意去号召他身边的人,以他为伍去释放他的影响力。”而这种利用自己所习得的能力实现目标、帮助他人、影响他人的可能性,正是钢琴带给金乐育蕾的琴童们最重要的东西之一。获得的善款被用来资助贫困地区孩童的学业,这使得琴童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成果。
即便在偏远的西藏那曲无人区,金乐育蕾的爱心脚步也没有停止。金蕾为当地学校捐赠了五间音乐教室,并为学校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培训,使交通不便的当地依然能传出最美妙的音乐。房间内一新的电子琴,启迪着一个个新的梦。
不仅仅是一个技能、一个陪伴终身的爱好,不仅仅是一纸证书、一首准确无误的乐曲,在金乐育蕾,要重视的不仅仅是舞台上演奏的时空,更是舞台下广阔的世界。孩子们既能在金色大厅的演绎中,通过音乐建立起他面对世界的坦诚、自信、担当、绽放的状态;又能在“家庭音乐会”得到关于音乐、却不止于音乐的热忱和鼓舞;还在从“爱心音乐会”的善举里学会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小小的周遭,从而影响更广阔的世界。这都是在培养这颗充满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直到破土而出、昂扬向上地绽放,让世界从他的音乐声中听见他的理想、他的态度、他的大爱,而这首乐曲,将格外美好。
直到未来人生的某个时刻,他会发现年幼时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一块散发着金色光彩的无价之宝,而他的人生无论将去到何处,自将慷慨、自信、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