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孙华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方能感受不同的创作意境
艺术家简介:
孫華進
山东省书画学会副主席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首席教授
个人照片:
古人说:“画品即人品”。首先画家要有品,其笔下的作品才能有品,孙华进老师曾在某采访中强调“品”字的重要含义,他认为“观者也要有品,要有文化学养,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否则对好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也是难以体会得到的,双方的品缺一不可。”试问孙华进老师如何为创作的目的性?他回答,“造境、写心、传情”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写意画,艺术作品反映的是多个层面,国画作品的创作是人生智慧的一种表达,不同境遇、不同修养的人,面对同一个题材,同一个主题,会有不同形式的画面构成,犹如我们在徐渭作品中看到的落魄宣泄,八大作品中的破败无奈,齐白石作品中对幸福生活的喜悦,皆为心灵的写照。
万物相生相克,“意”境之道是重要创作因素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之合;三生万物,万物即所有。中国写意画构成正是基于老子的阴阳理论来把握构图各要素之间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关系的。构成在绘画中呈现的格局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这样给画家以充分自由的选择,画家可以构画出适合自己“意”的创作。不同形状的组合、相同形状的结合,物类的对比、运动、态势、节奏、对称、排列、分割、变异、纵横、凝集、疏散、虚实、平衡、比例、主次、高低、前后等等,都是创作艺术构成中的重要因素。
思考定有所悟,辛勤必有所得
在绘画构成实践中,从有“法”到无“法”,再从无“法”到有“法”。总之,中国画的构成形式最终是要达到险中求正,变化统一,画面均衡,这样画面才会显得更稳定、更完整、更生动、更和谐。同时中国画的构成更有时代的精神性,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道”的变化。写意画的构成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感悟、修为和知识沉淀后的一种化合,所以孙老师老师呼吁大家要勤于读书、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用名画浸淫自己,取法乎上,当然还要勤于书画的辛勤耕耘,澄心定志,博习专研。其个人也始终还在学习过程中,渐行渐悟,教学相长,如此一来,生活于他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受,我们要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艺术家作品赏析:
《秋韵》
《有余》
《春夏秋冬四条屏》
《娇媚祥和》
《乐在山水间》
《青霞紫云花为乐》
《荷韵》
《蝶恋花》
《白牡丹四条屏》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花鸟四条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