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连锁成趋势,蜀海美菜、熊猫星厨、流量平台值得关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共38238家,预计2021年达41641家,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同时,近几年中国供给端效率提升,也在加速餐饮连锁化提升。
上游供应链体系完善,预制菜品牌“味知香”登陆A股;“三餐有料”半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双11”期间,预制菜更是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中游,以熊猫星厨为代表的餐饮加速器快速迭代,为餐饮企业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服务;下游,销售、宣传渠道线上化、无论是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透明化,还是抖音、微博等流量聚集地的孵化能力,都将推动餐饮连锁化发展。
在熊猫星厨创始人李海鹏看来,细分领域的连锁品牌经营效率显著高于单店品牌时,连锁化率就会显著提升,餐饮巨头出现的机会终于来了!
海底捞在2018年之前经历了24年的发展,这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开设了466家门店;自2018年上市后到2021年上半年,在近3年的时间内就增加了约1100家门店,且每年的门店净新增数均有不小的提升。2020年整个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并没有影响海底捞扩张的脚步,仅2020年一年海底捞就增加了500多家门店。
1、打通供应链、提升标准化
流量时代,单一堂食肯定不行,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线上化,此时,深耕供应链成为“特殊”品类的关键突破点。
例如,面类做外卖就会遇到很大的痛点——“易坨”。为此,以牛家人大碗牛肉面为代表的品牌开始专注于深耕产品。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新品牌从研发到上线只需要3-5个月时间,但做这个牛肉面,整整花了有7、8个月。”虽然存在很大技术难度,但一旦成功,就能构筑品牌最坚实的核心壁垒。
研究各地口味偏好和手法工艺,最终用筋质更高的红麦结合古法制面工艺以及略粗的规格,做出了2小时不坨的筋道牛肉面。
公开数据显示,牛家人仅推出上市第一年,就卖出了至少3000万碗牛肉面,远超同类品牌数倍。
与此同时,连锁餐饮走向全国化,也需要仓储、物流体系的配合。比如,拥有1300多家店的曼玲粥就选择与蜀海合作,通过仓储服务,将产品快速传达到合作商门店,保障产品统一性与及时性。
2、借助自带红利平台,降本增效
老罗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如何抓住市场红利,就是找到风口,可面对“堵车”的风口,品牌又该何去何从?
麦、肯通过选择自带红利的第三方合作,让产品还为上线就备受关注,快速抢购一空。
与此同时,与餐饮孵化器熊猫星厨合作也是许多老板的选择。
比如,百年老字号李连贵在连锁发展方面选择携手熊猫星厨,同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开展加盟拓店。
“熊猫星厨是一支非常专业的团队,在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熊猫星厨除了提供基础的场地服务,还能为连锁品牌赋能,协助招商宣传等。”
李连贵北京副总裁姜宣宇提到,“李连贵现在做的是一个小本经营的投资生意,和熊猫星厨现阶段提供的综合服务在很大层面上是很吻合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跟熊猫星厨建立了非常深度的合作,这对于我们品牌的全国布局有着战略意义。”
3、拥抱变化,品牌脱颖而出
在餐饮高速发展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已经很难发展,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下,发展机会更是渺茫。
近年来,以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餐饮企业也逐步利用了这一波新社交媒体的发展红利进行推广和营销,同时可以迅速做菜品打爆和宣传,这对餐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助力。
相对于单打独斗,连锁餐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高,拥抱市场变化,积极迭代,成为连锁品牌,或成未来餐饮突围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