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两国凝聚绿色发展新力量

慧聪酒店网 2021-06-10 17:35 来源:网络

在仲夏的暖风中,中国与芬兰两国低碳科技领域的大咖们齐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同商讨两国的“绿色合作”计划。6月7日,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低碳科技创造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拓展中芬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并希望为两国在低碳等环保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搭建起世界级平台。



此次论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和芬兰工业联合会主办,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季先峥和芬兰经济事业部部长林蒂莱(Mika Lintilä)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芬兰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芬兰也期待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和合作。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中芬关系的主旋律,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芬兰的绿色发展经验可供中国借鉴,并支持中国的绿色经济转型,双方应在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中芬企委会中方主席、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就“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主题展开主旨演讲,他表示,在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中芬两国在低碳技术和产业链合作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芬企委会作为中芬企业间合作促进组织,必将大有可为。应推动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召常态化,为促进两国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的对接搭建平台,围绕低碳绿色发展等不同议题推动两国合作走向深入。



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芬方主席、芬安全公司董事长李斯拓(Risto Siilasmaa)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了“中芬循环经济合作”主题演讲,他表示,中芬两国在各高新产业领域的合作都将有光明的前景,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转型方面,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交流技术,从而实现双赢。而循环经济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对本国环境的保护,更是为全人类共建绿色地球做出的贡献。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国杰则在“深化中芬科创合作,实现双碳目标最大公约数”主题演讲中提出,中国的高新企业应聚焦发掘芬兰低碳技术,并开创更为广阔的绿色产业合作空间,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芬欧汇川集团首席执行官贝松宁(Jussi Pesonen)的演讲主题为中芬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合作,强调了中芬两国在经济合作中的双赢关系,而创新和低碳科技合作将力助中芬两国共同迈向更加健康和绿色的未来。四位中外企业家代表的主旨演讲,在两国科技交流、合作领域进行了有建设性的探讨。这些致辞和演讲展望了两国在低碳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肯定了双方合作的重要意义。


随后的“中芬低碳创新业务解决方案”高端对话上,中芬两国创业者、企业家、科技管理部门代表、产业园区代表们汇聚一堂,围绕最新低碳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情况展开交流,共话未来“绿色”合作,为中国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奉献力量。交流中,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成员霍尔马(Holma)首先进行了引导性发言,华为北欧及波罗的海CEO刘大伟、瓦锡兰集团中国市场创新总经理薛良玉、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帆、美卓奥图泰大中华区总裁梁晓峰相互交换了观点,对中芬低碳创新合作提出可行的建议。



在论坛最后的路演对接环节,KES Group、Imagine Intelligent Materials Oy、OM-Finland、Animations Designs & Effects Oy和Maslog五家深耕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芬兰企业分别展示了智能建筑产业的生态技术产品、以石墨烯为原料的大规模传感材料和系统、用于发动机等动力机器状态监测的CPD传感器、VR数字化培训及3D设计打印技术、用于材料处理工业和医疗护理行业等领域的人体辅助设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芬两国的贸易投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交流不断加强,合作潜力巨大。特别在低碳科技和绿色发展领域,双方科研人员、科技企业、科技园区交往越来越密切。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通过“线上加线下”、“现场+直播”的多种举措,为中芬的绿色创新创业者、低碳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园区等,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对接渠道,势必推动中芬低碳科技、产业和市场的深度链接,助力中国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飞速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